左邊是School Performance Table 顯示的成績,右邊是Locrating顯示的成績排名
小學
以英國教育局的網頁為例,小學可以留意KeyStage 2 的成績,當中包括閱讀、寫作和數學能力(見上左圖)。除了看學校的進步指數 Progress score,也同時要看有多少比例的同學達到標準 (% of pupils meeting expected standard) 和高水平 (% of pupils achieving at a higher standard)。這些數字各有暗示:progress score高顯示表示學生能提升學生的能力,但並非表示學校成績優越;多學生達到標準,但高水平的同學不多,有機會是補底做得好,但能力不高的同學得到足夠的幫助;相反,高水平的學生特別多可推論拔尖做得好。不過,當然世事非絕對,或許當中仍存在很多演繹,以上的解讀只能幫助給大家多一點點對學校成績方面的認識。
中學
中學的情況跟小學類似,大家可以留意Secondary (顯示中五的GCSE成績) 和 16 to 18 (中七A Level 成績) 的成績(見下圖)。在Secondary內,除了新校或個別原因,都可以找到Progress 8 score ,這統計數字會比較在KeyStage 2獲得相似成績的學生和他們中五時的成績,Progress 8 score 原意是反映學校對學生的學習照顧是否足夠,但亦可理解成學校能否提升學生的能力。同時,大家亦可以留意Grade 5 or above in English & Maths GCSEs 的百份比來知道學校的英文和數學表現,還有Attainment 8 score (這計算英數加另外6個科目的成績)來知道學生公開試的整體表現。
而在16-18 → Advanced level qualifications (level 3) → A levels 則顯示了高中成績,同樣網頁會顯示該校學生的進步程度 (Progress score) 和公開試成績(Achieving AAB, or higher, including at least 2 facilitating subjects 和 Grade and points for a student’s 3A levels) 的表現。跟KeyStage 4和小學一樣,可以Progress score跟公開試成績一起查閱,以便對學校的教學果效有更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