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是尋求世界一流教學的學生的首選目的地,是家長們夢寐以求想把孩子送去留學的勝地。 這不無原因。
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在860位獲獎者中,131人曾有過在祖國以外國家接受高等教育的國際學生經歷。 這131人中,有38%曾留學英國。
《世界100位文學大師排行榜》中, 英國文學巨匠有32位元;維琪百科中影響世界歷史的100位名人中, 有14位是英國人;世界著名大學前100名中有6 所坐落於英國。 這些數據都說明瞭英國在教育領域確實有著非常顯著的成果,同時也有著悠久的歷史。
英國的教育素質舉世聞名,是海外生選擇留學的熱點。 在英國超過390家大學裡,除了有名的劍橋和牛准大學之外,還有很多高質出色的大學, 如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倫敦帝國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倫敦政經學院,Durham University 達勒姆大學 ,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倫敦大學學院等等,這些學府每年都產生了許許多多的精英,在各行各業中發揮影響力。
世界聞名的劍橋大學和牛准大學
年齡 Age | 學年 School Year | 教育階段 Key Stage | 英國學校類型 Type of Schools in UK | 中國大陸及香港學制 | |
私立學校 Private School | 公立學校 State School | ||||
2-3歲 | 幼兒班 | 基礎教育 階段 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 (EYFS) | 幼稚園nursery | 幼稚園 | |
4歲 | 預備班 Reception | 預備學校學前班 Pre-Prep | 小學 Primary | ||
5歲 | Year 1 | 第一階段 Key Stage 1 | |||
6歲 | Year 2 | 小學 | |||
7歲 | Year 3 | 第二階段 Key Stage 2 | 預備學校 Prep School | ||
8歲 | Year 4 | ||||
9歲 | Year 5 | ||||
10歲 | Year 6 | ||||
11歲 | Year 7 | 第三階段 Key Stage 3 | 中學 Secondary | ||
12歲 | Year 8 | 初中 | |||
13歲 | Year 9 | 中學 Senior School | |||
14歲 | Year 10 | 第四階段Key Stage 4 (GCSE) | |||
15歲 | Year 11 | 高中 | |||
16歲 | Year 12 | 第五階段 Key Stage 5 (A Level) | 預科 Sixth Form | ||
17歲 | Year 13 |
英國的學制比中國大陸或香港的學制都稍為複雜。從以上的學製表可以看到,如果按照英國的國家課程編制,課程可以分作6個學習階段: 基礎教育階段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包括幼兒園nursery 和學前班Reception) , 第一階段Key Stage 1 (從Year 1 到Year 2), 第二階段Key Stage 2 (Year 3 到Year 6), 第三階段Key Stage 3 (Year 7 到Year 9 ),第四階段Key Stage 4 (Year 10 到Year 11) 和第五階段Key Stage 5 (Year 12 和Year 13)。
英國學校 按收費來分類的話,分為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
公立學校 (State school / Non-fee-paying school)
公立學校 (即 政府資助的學校)提供的教育是免費的,但對於國籍學生會收取一定費用。
公立學校 的分類比較簡單,按入學年紀的話 就分為小學(Primary School) 和中學(Secondary School)。 大部分的公立小學都是從預備班(Reception) 到 六年級(Year 6), 也有一些小學也提供幼兒班(nursery)。 但是 預備班 (Reception) 是公立小學主要的招生點 (Entry point)。 即使您的孩子已經在一所公立小學的幼兒班上課,您還是需要替他填寫您所住區域 (local council) 的 小學學位申請表, 因為 預備班的學位分配跟孩子在哪兒唸幼兒班沒有關係。 大部分公立小學的學位是根據申請人住址跟學校的距離來分配。 公立小學里有一些是宗教小學(faith schools)如基督教小學(Church of England Schools)等,它們則優先取錄那些跟該宗教有關聯的申請人(比如已經接受了洗禮或定期去教會聚會等)。
公立中學一般提供七年級(Year 7) 到十三年級(Year 13) 的課程,也有一些只提供七年級(Year 7) 到十一年級(Year 11) 的課程。
公立中學按收生方式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按照申請人住址跟學校的距離來收生,這些學校又稱作 Academy 、 Free School 和 Comprehensive School ,其收生方式大致相同; 第二類公立中學是宗教中學(faith schools),會優先取錄那些跟該宗教有關聯的申請人,同時也可能會有小部分的學位給有音樂天賦的申請人, 位於倫敦的 St Marylebone Church of England School 和 Twyford Church of English High School 就是一個例子。
第三類公立中學是文法中學(grammar schools)或稱 selective School,顧名思義, 這類學校是有選擇性(selective) 地收生,考生需要通過它們的評估試。 這類學校是公立學校之中最有名氣和成績最好的,目前在全英國大概有163家文法中學,有些區域特別多,比如Kent (有39家文法中學)和Buckinghamshire,但也有不少地區是完全沒有文法中學的。 由於大部分文法中學都只接受住在其校網 / 學區房 catchment area)範圍內的學生申請,有一些家庭為了讓孩子能有機會考進某些文法中學,不得不搬進這些學校的學區房。 當然搬了進去也不保證能入讀該校,因為孩子還得通過這些學校的入學考試 (entrance exams),人們簡稱這些考試為 11+(eleven plus)。 關於這些考試的方式和備考方法,我們會在另一個部分詳加介紹。 全英國最有名的政府文法中學有兩家,都是位於倫敦的,而且這兩家學校都沒有限制考生的居住區域,加上不收取報名費或考試費,所以每年都吸引了上千計的考生從倫敦不同地區甚至英國其他地方特地來參加考試,競爭異常激烈。 這兩家學校就是 Queen Elizabeth’s School – Barnet (男校)和 Henrietta Barnett School (女校)。
對於剛剛從國內或香港來英國的孩子來說,如果馬上就要面對這個考文法中學的壓力的話,也是不容易的。 而且,跟私立學校不同,如果您考不進您學區房的文法中學,您不能這就去別的學區房去考,剩下的可能性就是按您的住址被政府派進附近的一般公立中學了。
所以,文法中學也有被批評的地方,因為只靠一次性的考試,就決定考生能不能得到位置,學生其他方面的天賦和能力就不被評估,也不會參看學生的校內成績,所以對於沒有太多資源替孩子備考的家庭來說,就可能是一座難攀的高山。 有些文法中學為了令收生的方式更多元化,除了學術位置 (academic places), 也設立了音樂位置(music places),甚至體育位置(sports places)和舞蹈位置(dance places),其中一個例子就是 Mill Hill County High School (請不要跟 Mill Hill School 混餚,前者是公立學校,而後者是私立學校)。
Sixth Form (16-18歲)
剛才提到一些只提供到十一年級(Year 11,GCSE) 課程的公立中學,他們的畢業生如果想繼續學業的話,可以憑著 中考GCSE 的成績,考進那些有辦 Sixth Form (Year 12 and Year 13) 的中學,因為一般中學都會在 16+時再向外招生。 學生也可以報名那些只辦Sixth Form 的 Sixth Form Colleges,不過這類書院一般都是收費的。 Sixth Form 的課程就是預備學生考 高考 (A level)。
除了唸傳統的 高考課程A Level外,十一年級(Year 11,GCSE) 的畢業生也可以去一些提供延續教育的學院Further Education Colleges,報讀 BTEC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Level 3 Diploma 的課程,這個課程是以作業為主要考核的方式( Coursework-based assessment), 通過課程的考核相當於修讀了三科 A Level,英國有很多 大學也接受這個文憑來代替 A Level 來作為收生的要求。
除了A Level 和 BTEC Diplolma 之外, 學生即將有多一個選擇,英國政府於2019年9月開始,陸陸續續在多所延續教育學院開設一個新的課程,叫T Level (又稱Tech Level)。 這個相等於修讀3個高考科目的兩年課程,內容根據一些行業的要求設計,理論和實用並重,當中包括在相關行業中有實習的時間,目的是在知識和實際經驗方面預備學生將來可以投身該行業,也可以銜接相關的大學課程。
私立學校 (Private school / Independent School / Fee-paying school)
很容易讓國內或香港的家長感混亂的,是Public School 這個名稱。 Public School 這個名稱,最初只是指 7 家 英國的私立學校 (Winchester, Eton, Harrow, Rugby, Charterhouse, Shrewsbury, Westminster), 到現在已經演變成泛指所有英國的私立學校。 由於Public school 在美國是指政府學校,加上「public」 一字表面上有「公眾」的意思,所以不認識英國學制的人會容易對這個詞產生誤會。
私立學校的分類比公立學校複雜。 一般來說,私立學校分為Pre-Prep School(預備學校學前班)和Prep School(全稱為Preparatory School,預備學校)。 Pre-prep School 招收的是3歲或4歲的學生,也有招收2歲的,然後幫助他們做好在7歲時(Year 3)進入Prep School的準備。 而正如名字所說的那樣,Prep School的主要目的是説明孩子準備好在11歲或13歲時 考 私立中學入學考試(11+與13+)。
私立學校分類的複雜之處,是由於有些學校只有Pre-Prep School (Nursery到Year 2), 而有些不單有 Pre-Prep School, 也有 Prep School (Year 3 to Year 6 or 8); Pre-Prep School 當中有些從2歲就開始收生,有些從3歲開始收,有些4歲才是收生點,也有些5歲才收; 而Prep School 當中有些學校是到11歲(Year 6), 有些是到13歲(Year 8)。 所以家長一定要瞭解清楚學校的收生程式和提供課程到哪個年級。
如今很多Pre-Prep School和Prep School之間都是有保障無縫銜接的,即學生可以在這個學校從3或4歲一直讀到11或13歲。 更有一些學校提供從3或4歲一直到18歲(A level)的課程,比如有名的Alleyn’s School,就提供4歲到18歲的課程。
倫敦的Pre-Prep School 尤其受歡迎,有名的學校,基本上孩子出生就可以報名了! 如果報名人數超過學位的數量,Pre-Prep School 基本上採取的收生方法有以下幾種:先到先得 (first come first servced), 抽籤 (ballot) 或 活動日評估 (Assessment on Activity Day)。 對這麼年幼的孩童,當然學校不會要求他們進行筆試,學校會從小組活動的過程中,觀測孩子在社交,情緒管理,基本自理能力,肢體動作控制等等各方面的表現是否達到他的年紀應有的水準。
倫敦的 Prep School
倫敦地區的情況一直比較特殊,除了Pre-Prep School 受歡迎外, 這裡好的Prep School 的 入學競爭也異常激烈。 因此這裡就有了眾多旨在幫助學生們考入優秀的Prep School的Pre-prep School。 要考進優秀的 Prep School,學生要通過評估,一般來說是在 Year 2 時做一份英文卷和一份數學卷,有些更有推理卷(reasoning paper)。 不少學校會安排考生參加一個活動日 或評估日 (activity day or assessment day),當天考生除了要進行筆試外,更會參加不同的活動,和跟老師有單對單的會面。 學校就會根據考生在評估日的表現和原校提供的學校報告(school report) 和校長信(reference from Headteacher),來決定是否取錄該考生。 有些有名的 Prep School ,當學生考了進去以後,就等於13歲時會直升到 Main School ,就好像St Paul’s Juniors 的學生會直接升到 St Paul’s School, 不用另外再考入學試 ,所以考入 St Paul’s Juniors 的競爭非常激烈。
從Prep School 到 Senior School
有些Prep School 是沒有直接銜接的 Main School,它們就致力要預備學生考進優秀的 Senior School (11+ 或13+), 經過若干年的努力,有些 Prep School 已經很有成績,它們的畢業生常常會能考進某一些有名的 Senior School,成為這些學校所謂的Feeder School。 比如 位於Sevenoaks 的Sevenoaks Prep School,畢業生大多能考進 有名的 Sevenoaks School 和 Tonbridge School。
私立中學裡有些學校設有兩個招生點,11+和13+ (Merchant Taylors’ School Northwood),但也 有些招11+而不招 13+ (South Hampstead High School),又或者只招13+而沒有11+ (如 Tonbridge School)。 另外,還有一些多設立一個招生點在 10+ (如City of London Boys’ School), 為求提早一步把優秀的學生招了進去。
有些私立的預備學校(Prep School)只提供到Year 6 的課程,它們專門預備學生考 11+; 但也有一些 Prep School 提供到 Year 8 的課程,它們既預備學生考11+,也預備學生考 13+; 所以這類學校,它們到11+之後,會有一部分學生離開學校,考進了11+學校,剩下的就專門備考13+了。 11+後離開的大多是女生, 因為很少私立女子中學設有13+的考點。 男校就不同,有很多有名的私立男校都有13+的考點 (如Eton, Westminster, Hampton, Tonbridge等等)。
Sixth Form (16-18歲)
絕大部分的私立中學都會提供Sixth Form (Year 12 and 13) 的課程,有些學生會考慮在這個 16+考點,考進更理想的 學校。 有些學校可能從 Year 8 到 Year 11都只招 男生,但是到了 Sixth Form, 就男女生都招,Westminster 就是一個好例子。 絕大部分私立學校的 Sixth Form 都提供 A Level 課程。 有些私立學校的 Sixth Form 不辦 A Level 課程,取而代之的是更全面的 IB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課程,由於課程鼓吹多向度的學習和批判性思考,受很多英國和美國的大學認同,很多家長趨都之若鶩。 其中的表表者就是位於 Kent 的 Sevenoaks School,該校完全摒棄了 A Level,單單只辦 IB 課程。 也有一些學校 同時辦 A Level 和 IB 課程,讓學生有多一個選擇,如有名的 North London Collegiate School (女校)。
走讀/ 寄宿
私立學校有些只供走讀的位置(day places),有些提供寄宿位置(boarding places) 和走讀位置,也有只提供寄宿位置的。 大部分提供寄宿位置的私立學校都是從 Year 9 開始 才讓學生寄宿,當然也有一些從Year 7 就提供寄宿位置,甚至一些更早就提供寄宿。 位於Somerset 的 All Hallows Prep School 從7歲開始就可以讓學生寄宿。
參觀學校
每所私立學校都有它們的特色和優勢,家長們務必親自(甚至帶同孩子)出席心儀學校的開放日(Open Day),參觀學校的各種設施,比較不同學校的特色,聽聽校長的介紹和該校學生分享校園生活的點滴,觀測學生的談吐和待人接物,跟老師或收生主任聊聊,這一切都對選擇合適的學校很有説明。 有些學校甚至會舉辦體驗日 (Taster Day),讓對該校有興趣的學生報名參加, 體驗一下該校的教學和課外活動。 私立學校一般都會舉辦多次的 開放日,但有些學校特別受歡迎,所以家長也得多注意,否則就會錯過了參加的機會。 當然,很多私立學校也十分樂意接待個別家庭在平日上課時間來參觀學校(Individual School Tour),這個得向個別學校查詢。
私立學校的學費
英國的私立學校費用不菲, 私立學校每年學費大概 兩萬英鎊,Prep School 的學費稍為低一點,但都要一萬五千英鎊以上。 大部分私校的學費都包括了午餐,但不包括 外遊或參觀活動的費用,也不包括校巴費用。 另外,需要寄宿的話,寄宿費是另外再付 兩萬英鎊一年。
雖然學費昂貴,但私立學校的教學質素和課外活動的全面性都比一般的政府學校理想。 而且,大部分私立中學都設有獎學金,給在入學考試或評估中有突出表現的考生,這種叫學術獎學金 (Academic Scholarship),一般給予的獎學金為學費的10%到50%不等。 另外,很多私立中學也設有不同範疇的獎學金,獎勵擁有其他才華的考生,如音樂 (Music Scholarship), 體育 (Sports Scholarship), 美術(Arts Scholarship),話劇 (Drama Scholarship)和 全方位表現優秀獎學金 (All-rounded Scholarship)。 這些獎學金的金額一般不多,但是這是對學生的才華的一種認同,學校也會有一些額外的活動或培訓給獎學金得主 (Scholars),得獎學生也需要對特定的範疇有持續優秀的表現和貢獻。
對於有潛質但有經濟困難的考生,很多私立學校都很樂意提供助學金 (bursary) ,來讓這些考生也有機會享有私立學校的教育。 申請的家庭需要接受全面的經濟背景審查,如果考生在入學考試中達到一定的水準,學校會根據考生家庭的經濟背景減免學費的一個百分比。 由於每個家庭狀況不一,不能一概而論; 有學校可以提供多至100%的減免。
讓我們先談談最多學生考的入學考試,就是11+ (eleven plus)。 這個詞的意思可以包括 政府文法中學的入學試和私立學校11+的入學試。 有不少家庭會讓孩子都考這兩種學校的入學考試,然後待收到成績后再決定去哪一家。
文法中學的11+考試
文法中學的入學考試日期大多在孩子唸六年級(Year 6)的九月份或十月份,而私立學校的入學考試一般都在唸六年級的一月份,也就是說文法中學一般比私立學校的 11+早進行考試。 可是,私立學校一般會在二月中旬就會發取錄信(offer letter), 並要求家長在兩周內回復並交留位費。 反而,公立中學在每年的三月一日左右就會公佈中學派位的結果, 這一天叫 National Allocation Day (全國學位派位日),這個派位系統是根據申請人在填寫公立中學學位申請表上列出的先後次序(order of preference), 和每所學校的收生標準來決定申請人獲派哪一家學校。 同樣,家長需要在指定日期之前決定接受或不接受所派之學位。 公立中學是不需要付留位費的。
由於在這種情況下,會出現有些家長同時接受私立學校和公立文法中學的位置,讓自己有多一點的時間考慮。 所以,有些在政府第一輪派位時未能獲派文法中學的學生,過了一兩個月之後,可能有機會獲派文法中學的位置,這也要視乎考生在11+的成績和在該校的輪候名單中(waiting list)的排名。
申請公立中學
公立中學的學位申請表(Common Application Form)一般是在六年級的十月份截止申請,很多市政局(local council)已經用網上方式接受報名,家長無需親身去市政局拿表格。 填中學學位申請表跟報名考文法中學的入學試是兩回事,不要以為填寫了市政局的學位申請表就可以去文法中學考入學試,大部分文法中學的入學試是需要考生另外報名的。 一般來說,文法中學的入學考試報名期大概在五年級(Year 5) 的5,6月份左右,當然每個區域和每家文法中學都有各自的報名期限,所以一定需要留意清楚。 上文也提到大部分的文法中學都有各自的校網,家長也需要查看清楚,看看住址是否在校網範圍之內,最好的方法就是到該校的網頁,查看收生準則 (admissions policy / admissions criteria)。 有一些區域,考生只需要考一個考試就能涵蓋該區域的大部分文法中學,例如 Kent, Buckinghamshire 和 Hertfordshire。 但是,也有文法中學有自己獨立的報名程式和考試程式,例如上文提到的 Queen Elizabeth’s School – Barnet (男校)和 Henrietta Barnett School (女校),後者更有兩輪的考試。
文法中學11+的考試內容
至於考試的內容,公立文法中學的考卷都大同小異,主要考數學,語言推理(Verbal Reasoning)和非語言推理(Non-Verbal Reasoning),也有學校需要再多考一份英文卷。 語言推理主要跟英語詞彙的理解,串字和運用有關;非語言推理則跟圖形,模式,空間感等等有關;數學卷是根據小學課程來編寫,程度大概五年級到六年級;至於英文,一般考閱讀理解,詞彙和語法。 非語言推理的答題方式一般採取選擇題模式;至於語言推理,英文和數學卷,有些學校會採用選擇題,但也有採用傳統答題方式,需要學生把答案寫出來。
私立學校的 10+,11+和 13+
前文提到,私立學校的中學有些有11+考點,有些只有13+考點,有些兩種都有。 私立學校的11+競爭非常激烈。 一般私立學校的11+的截止報名日期是Year 6 的十月份,如果想申請獎學金(Scholarship, 見上文)或助學金 (Bursary, 給低收入家庭),就一定要查看清楚每家學校的獎學金/助學金的截止申請日期,並遞交所有有關檔。
私校 11+考試內容
私立學校11+入學考試的日期一般是在Year 6 的 一月份,考卷包括英文,數學和推理。 聽起來好像跟考文法中學差不多,但是私校的考卷絕對是比公校的考卷艱深。 私校的英文卷一般都有閱讀理解和寫作兩部分。 閱讀理解的文章篇幅長和用詞也比較深,寫作的手法也不會太直接,需要考生對文章的內容和寫作手法進行分析,回答問題。 有些問題比較直接,但有些則需要思考,分析和組織,再以比較長的篇幅去作答。 寫作方面,有些學校可能提供幾個題目讓考生選擇,題型不外乎是創作性的寫作(creative writing),通過考生運用的語法,句式,詞彙,段落結構等等,測試考生 描述性的表達(descriptive expression)能力。 有時候可能也會有討論性的寫作 (discursive writing) 或 辯論性的寫作 (argumentative writing),但還是以描述性的寫作佔多。
私校的數學卷也比較深,雖然說題目的範圍是 Year 5 到 Year 6 的程度,但是除了有直接的運算題之外,也有些題目比較著重思考解難。 推理方面,跟文法中學差不多,也會有文字推理(verbal reasoning) 和非文字推理 (non-verbal reasoning)。 有不少私校會把英文和數學的模擬考卷,甚至往年的考卷上載在他們的網頁上。 不過對於推理,一般私校都只會建議考生做做市面上能買到的那些推理練習本就可以了。
面試
一月份的筆試如果表現理想的話,學校會安排考生進行面試,一般來說,面試的目的想再評估一下考生的思考和表達能力。 一般來說,學校都不喜歡那些準備得太多的考生,考官能分辨哪些是經過思考作出的回答,哪些是經過操練作出的回答。 所以,家長只要平時多跟孩子討論不同的事情和多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讓他們多看看新聞和不同的資訊,多閱讀課外書,那麼,孩子就會有最自然和有智慧的表現了!
獎學金考核
報了名申請特別範疇的獎學金的考生,也會在 這段時間之前就已經出席了學校安排的特別的評估。 音樂獎學金一般會以試音 (audition)的方式評估考生;申請體育獎學金的有可能需要出席一些評估體能的測試;美術獎學金的申請人一般需要提交作品集;話劇獎學金的申請人則需要出席面試。 申請這些獎學金的考生過去如果有什麼評估試的成績或比賽獎項或曾參與什麼表演等等,最好把這些都寫在申請表上,也需要找一到兩位推薦人 (reference) 把他們的推薦寫在申請表上。
錄取
成功通過了筆試和面試的話,大概二月中旬,學校就會發出錄取信 (offer letter),如果申請了獎學金或助學金的話,也會在錄取信中得知申請的結果。 家長一般需要在兩到三周內回復,接受還是拒絕學校的錄取。 沒有得到錄取的考生也不需要灰心,一般私校都會告訴家長,考生會否被放在輪候名單(waiting list)中,如果放了在輪候名單中,機會還是有的,因為不是每個收到錄取信的都會接受。 有不少考生是同時考幾家學校的,他們總不能同時接受多家學校的錄取的。 當這些考生放棄位置時,在輪候名單中的考生就會補上。
私立學校的 10+
有些學校特別設有10+,提早把優秀的學生錄取進去。 City of London School (Boys) 就是一個好例子。 由於是給 Year 5 的學生考,考卷的程度當然沒有11+那麼深,該校的10+英文考卷的閱讀理解是選擇題,寫作題基本上是延續那篇閱讀理解的文章來創作下去。 數學卷也比11+容易一點。
私立學校的 13+
私立學校的13+是一個讓很多剛來英國的家長一頭霧水的考點。 主要原因是每家學校的13+收生程序,時程表和考試範圍都不同。 有些學校的 13+需要考生在 Year 5 時就報名,Year 6 就需要進行預試 (ISEB Common Pre-Test),預試一般是以電腦選擇題的形式進行,內容包括英文,數學和推理。 表現優秀的在Year 6就會被無條件錄取(unconditional offer);表現不錯的會收到有條件的錄取(conditional offer/provisional offer),考生還需要在Year 7 時再考一次筆試才能知道被錄取與否。
有些學校的 13+的截止日期卻是 Year 8 的初期,然後考生需要在指定日期進行筆試,內容也是按每家學校的要求有所不同,所以家長務必要提早就需要查看每家學校的 13+收生程式。
至於13+ Common Entrance Exam,如果考生是在有提供Year 8 課程的預備學校念書的話,一般都會考這個試,不過這個考試的結果是否會影響13+學校的錄取,則視乎每家學校的收生程式了。 13+ Common Entrance Exam 所考的科目包括英文,數學,科學,歐洲語言(如法語,西班牙文,德語等等),有些學校還需要考人文科學如歷史地理和宗教等。
以下主要是說說預備11+考試的不同資源,有些資源也適用於13+上:
閱讀
對於閱讀理解,寫作和詞彙等的考題,學生在生活中如果能養成閱讀的習慣,必定大有説明,因為閱讀是最自然的學習詞彙的方法,比背記單詞更有效,而且也有助理解和模仿不同的作者的寫作技巧和手法。 不少私校會把他們建議學生閱讀的書名清單放在網頁上,家長可以參考並找找那些書給孩子閱讀。 雖然考卷的文章不一定來自那些清單中的書本,但是多閱讀他們建議的書本,肯定會對文章的理解有説明,而且也能操練閱讀的速度和適應文章的深淺程度。
網上資源
網上幫助備考的資源不少,家長花點時間的話,肯定會找到很多珍寶。
有不少私校會把模擬考卷,甚至往年的考卷上載在他們的網頁上。 這個絕對是備考11+或13+ 非常重要的資源。 即使孩子並不是考某個學校,其他學校的考卷絕對有參考價值,而且多做考卷也能説明孩子掌握問題形式和時間分配。
另外,以下這個網站提供很多11+的操練考卷和備考信息,還有不同區域的文法中學的考試時間和內容,他們的資源對於替孩子報考文法中學的家長來說非常寶貴:
https://www.elevenplusexams.co.uk/free-11-plus-practice-papers
以下這個網站更有私校13+和16+的操練考卷和備考資訊:
https://www.robwilliamsassessment.co.uk/11-plus-test-papers/
買練習本
有不少出版商出版11+備考的練習本,比較受歡迎的出版商有:
CGP
BOND
GL Assessment
Galore Park
這些都能在一般書店中找到,如WH Smith 和 Waterstones等;另外,也能在亞馬遜 (Amazon) 的網站中 找到。
值得一提的是語言推理有兩個不同的考試機構向學校提供考卷,它們分別是 CEM 和 GL。 CEM 考卷的題目多數圍繞詞彙的意思和運用,而且詞彙的水平也比較高;GL 除了有一部分詞彙題目外,也有邏輯推理的題目。 有些學校採用CEM, 有些採用GL。 由於兩個機構出版的語言推理考卷模式有分別,家長最好留意以下學校採用的是哪個考卷,如果不確定的話,最好兩個模式都練習以下。
英文和數學的練習本,有一些是選擇題的答題形式(multiple choice),有些是傳統的答題形式(standard format),家長可以按照學校的考試方式來購買。
家教或補習課
很多家長都會把孩子送到補習中心或聘請家教來替孩子進行培訓。 選擇補習中心時,家長要留意師生比例,和它們用的資源對備考11+有沒有説明。 一對一的家教當然是比較有效的方式,家長可以跟老師保持緊密的溝通,讓老師了解培訓的期望和共同訂立培訓的目標,定期檢討孩子的進度,和家長如何配合等等。
有些網站提供了一個平臺,讓家長可以尋找合適的老師:
當然,家長的支持和鼓勵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孩子要面對考試,實在會感到有壓力,所以家長要按照孩子的能力和個性來選擇合適的學校,在孩子備考的過程里,要給予很多很多的鼓勵,一個在關愛和支持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自然會有自信, 積極勇敢的面對挑戰。
我們的服務
Sincere Immigration留學團隊致力於打造倫敦高端留學品牌,給每位留學生及其父母提供最有效實際的私人訂製留學服務。
諮詢階段
申請階段
支援階段
Sincere Immigration各專業團隊會全程為您的留學申請及簽證申請保駕護航,以確保您可以的得到高效專業的服務。